2019-10-19 18:01:01 来源:优胜教育网整理 作者:
从2020年起,市属高校将率先试点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改革:学校每学期公示?#29575;?#26448;料;参观博物馆纳入综合素质记录;高校可自定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高考改革变化:
新的高考改革最核心的内容有以?#24405;?#28857;:
1.取消文理分科,在考试科?#21487;?#23454;?#23567;?+3”模式,即国家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再加上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地理、政治六门科目中任选3门。
2.在录取模式上,依据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
3.在志愿填报上,采用专业+院校的模式,优先突出考生的专业爱好和个性特长。
总结来说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再分文理科,变为3+3选科学习。
统考科目:
语文150分
数学150分
英语150分(听力,口语)
英语:从2017年起,英语听力分值30分,采用计算机化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听力一年两次考试,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英语科目总分值不变。
等级性考试:
考试时间:高三第二学期
卷面满分:100分(根据原始分划定五个等级,由高到低为A、B、C、D、E)
考试科目?#26680;?#24819;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选3)
考试类型:全市统考
等级性考试科目?#26680;?#24819;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考试内容为必修和选修Ⅰ课程。
与“新高考”直接相关的等级性考试,每学年组织1次,仅限当年本市统一高考的考生参加。
合格性考试:
合格考的成绩只分合格/不合格两种
考试时间:每学年考2次
卷面满分:100分(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考试类型:全市统考+各区组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达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末。
关于学业水平考试:
其?#26657;?#20307;育与健康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艺术(音乐、美术)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其余11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期末。
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即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做到随教、随考、随清。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科目合格性考试由全市统一组织。
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4门科目合格性考试由各区教委根据市级要求组织实施。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每门科目合格性考试卷面满分100分。
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合格性考试依据学生平时表现和综合测评确定成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合格性考试依据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确定成绩。
具体办法由各区教委依据市级有关要求制定,报市教委备案。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卷面成绩60分(含)以上为合格。
关于综合素质评价:
市属高校将试点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也将纳入高校录取参考。
在发布的文件提到,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五方面。
从2020年起,市属高校将率先试点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改革:
学校每学期公示?#29575;?#26448;料;
参观博物馆纳入综合素质记录;
高校可自定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随时随地获取优胜教育最新产品、活动信息和个性化教育资讯,更多精彩教育信息,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